找到相关内容3214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道与佛戒关系的浅说

    已。心大欢喜。寻即命终。生阿閦佛国。而为彼佛作第一弟子。其王将从之人民眷属,有战斗者。有随喜者。一切退菩提之心。命终悉生阿閦佛国。觉德比丘却后寿终亦得往生阿閦佛国。而为彼佛作声闻众中第二弟子。若有...。)总称果果大般涅槃。  释迦世尊,于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,朗然大觉。(因星见性,见已非星,逐于物,不是无情。从缘直人疾相应(如释迦‘夜睹明星’)。由体消归道却迟,三藏三阿僧祗大劫)本来就想把‘佛道’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0669585.html
  • 律相感通传

    律相感通传 重刻律相感通传序   唐终南山澄照大师。兼通三藏。而精于毗尼。亲承昙无德宗。横弘竖扬。天下释氏之徒。失僧伽之所以为僧伽。犹之春行大地。万物咸被其泽。而其弘扬依开显扶谈之意。令诸...欲踰日月。多见其不知量也。是传之行固俟予言。但佳元好学萠志于扶宗故为言之。其读是传者。庶几有增尊信矣 时   享保戊戌岁三月既望日   河南龙山沙门慧淑敬撰    唐干封二年仲春 终南山沙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2969602.html
  • 台密的主要修持仪轨(1)

    菩萨当发,现在菩萨今发!仁者(对受戒者的尊称):如今随顺三世一切菩萨,当发大菩提心,一心志求无上菩提。”这时,受戒者应当这样说:“我今发起菩提心,一向志求大菩提,随顺三世诸菩萨,尽未来际退转!”这时,...主要有《梵网》和《瑜伽》两类经典。日本台密主要是按《梵网经·律藏品》制定的,其戒相为十重禁戒、四十八轻戒。十重禁戒又称十波罗夷,为十种严重的禁戒,即:杀戒、盗戒、淫戒、妄语戒、酤酒戒、说过...

    朱封鳌 等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369607.html
  • 台密的主要修持仪轨(2)

    。已修之者,速超生老病死之域;达之者,则得金刚坚固之体。令诸众生增得寿命,故无夭横死,亦令获得金刚寿命,坚固不坏,成就菩提,到退地。”(《普贤延命本》,《大正藏》图像部卷9第136页)接着,行者礼佛...作莲华拳,右手作金刚拳,并以右手金刚拳握左手的大指。但后二拳,作印母用。   关于十二合掌,《大日经疏》卷13中说:“十二种合掌名相,凡诸印法,此十二极要。”对其名称和印相均作了阐述。这里根据经疏...

    朱封鳌 等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469608.html
  • 天台宗传承资料(2)

    名为宗,往生退为用,大乘菩萨藏无问自说为教相。又以《阿弥陀经》总摄一切佛教,以信愿行总摄《阿弥陀经》一经宗旨。在智旭以前,宋代遵式作《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》,已包含了信愿行。传灯《生无生论》更正式提出...天台家《金錍》《十二门》诸书,即能了其大义。会古源归寂,又从竹堂传公,以卒其业。因苦学婴奇疾,修请观音忏七七日,既获灵应,疾愈而心倍明利,勤说勤行。自集庆维那分座于演福,湛堂澄公来莅,教席号为极盛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769611.html
  • 心意识与唯识无境:唯识宗心性本体论的必然归结

    间种子故。此等诸名通  一切位。或名阿赖耶,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失故,我见爱等  执藏以为自内我故,此名唯在异生有学、非无学位退菩萨,  有杂染法执藏义故。或名异熟识,能引生、死、善、不善业异熟  果...识,故名阿赖耶”。“异熟”是第八识的果相。《成唯识论》曰:“此是能引诸界、趣,生善、不善业异熟果故,说名异熟”。“异”为不同,“熟”是成熟。此义旧译为“果报”,指第八识所藏之“业识”可因同时、同类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2069658.html
  • 论天台圆融哲学的功用性

    方面,那些骂詈佛陀之前生常轻菩萨的众生,因其所造恶业,而得以有此后世因缘,还值佛陀说法,听聆教化,并皆得入退之位。[20]显然,此恶业乃是受教化的因缘,是众生自身所造之业所产生的结果,所谓“己恶资己...分割的个体,而是一个互相契入的整体。形象地说,这两者即非纵亦非横,“横,而三而一。”[2]大师将一佛乘之灵活而不可决定性用肯定、否定、双重否定的公式来表达。①肯定的公式“亦一”所表达的是“第一义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1169907.html
  • 丰子恺的晚年

    温情、亲切,他在这里找回了儿时的欢笑,也找回了人间的温暖,他真想在这里长住下去。他是依依舍地向它道别的,他还想明年再回来。  1975年8月,丰子恺手臂麻木,低烧退。8月15日,得知胞姐丰满病逝,...丰子恺的晚年  □ 刘 英 《读书文摘》 2005年第01期   子恺,这个一生与世无争、乐善好施、行路怕伤蝼蚁命的艺术家,虽能在对日抗战中辗转6千里,以手中五寸烂之笔怒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,但...

    刘 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32570174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二辑(1)

    闲居,无所悭吝”;持戒是“身心不动,关闭六情”;忍辱是“一切荣辱,皆能安忍”;精进更是“常坐卧,摄诸乱意”,即使身心疲累,或经年累月都无证悟,仍然退不懈。故知菩萨修禅的因缘,即能具足增上四种波罗密...修行人,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去走,这种做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是如果再没有人去做,古代的高僧大德作品已经读完,再加上现代人的作品越来越多,浩瀚如沧海,那么将使佛教徒不知何去何从,外界的人士也不知佛教到底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270225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二辑(2)

    指正发欲界定,而没有退失的情形。泯然一转虚豁,是身障除灭,心中空无一物的境界。由于此定会使修行人有“心空境空”的觉受,若依法推寻其理,即可能误认为自己是断了人、法二见的无生法忍菩萨,致生狂妄贡高的心理,而造了许多恶业,堕入无尽的苦报,得出离。  另外,前说欲界定有外缘,内因而退失,此未到地定亦有二事邪伪,须加以叙明,以免不知即刻起观思惟,防过离非。何谓邪伪?即非未到地定,误为未到地定之意:  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370226.html